七、運作機制(PDCA)
儀表板不是一次性專案,而是持續改進的管理工具。運用 PDCA 循環確保儀表板持續創造價值。
PDCA 循環概念
| 階段 | 活動內容 | 下一步 |
|---|---|---|
| Plan (計劃) |
設定目標與 KPI | → Do |
| Do (執行) |
執行與資料收集 | → Check |
| Check (檢查) |
檢視與分析 | → Act |
| Act (行動) |
改善與修正 | → Plan(持續循環) |
Plan(計劃)
目的
設定策略目標與 KPI,制定衡量標準。
主要活動
1. 設定年度策略目標
| 策略面向 | 目標 | 衡量指標 |
|---|---|---|
| 成長 | 營收成長 20% | 年營收 |
| 獲利 | 提升毛利率至 35% | 毛利率 |
| 效率 | 降低營運成本 10% | 營運成本率 |
| 客戶 | 提升客戶滿意度 | NPS ≥ 50 |
2. 建構 KPI 樹
公司目標:營收成長20%
├─ 策略1:新客戶開發
│ ├─ KPI: 新客戶數 +50
│ ├─ KPI: 新客戶營收 $5M
│ └─ 行動:增加業務人員、市場推廣
├─ 策略2:既有客戶深耕
│ ├─ KPI: 客單價 +15%
│ ├─ KPI: 交叉銷售率 +10%
│ └─ 行動:產品組合優化、客戶關係管理
└─ 策略3:新產品推出
├─ KPI: 新產品營收佔比 15%
└─ 行動:研發投入、上市推廣
3. 設定目標值與預警門檻
| KPI | 2025年目標 | Q1目標 | 綠燈 | 黃燈 | 紅燈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月營收 | $120M | $28M | ≥$10M | $9M-$10M | <$9M |
| 毛利率 | 35% | 34% | ≥34% | 32-34% | <32% |
| 新客戶數 | 50 | 12 | ≥12 | 10-11 | <10 |
產出文件
✅ KPI 定義表 ✅ KPI 樹狀圖 ✅ 年度/季度目標設定表 ✅ 儀表板設計規格
Do(執行)
目的
執行計劃並收集資料,確保資料準確與即時。
主要活動
1. 系統建置與整合
資料來源整合
├─ ERP 系統(訂單、財務)
├─ CRM 系統(客戶資料)
├─ 生產系統(產能、良率)
└─ HR 系統(人力資源)
↓
ETL 流程
↓
資料倉儲(Data Warehouse)
↓
BI 工具
↓
儀表板發佈
2. 自動化資料更新
每日自動執行:
23:00 - 從 ERP 提取當日訂單資料
23:15 - 資料驗證與清理
23:30 - 更新資料倉儲
23:45 - 重新計算 KPI
00:00 - 發佈更新後儀表板
00:05 - 執行異常檢查
00:10 - 發送預警通知(如有需要)
3. 人工作業記錄
需要人工處理的項目:
- 客戶滿意度調查結果輸入
- 專案進度更新
- 異常事件說明
- 改善行動記錄
產出資料
✅ 系統紀錄(訂單、生產、客戶資料) ✅ 每日/每週/每月報表 ✅ 更新的儀表板 ✅ 資料品質檢查報告
Check(檢查)
目的
檢視儀表板、分析績效、識別異常。
主要活動
1. 定期檢視會議
日會(Daily Stand-up):
- 時間:每日上午 9:00,15 分鐘
- 對象:營運團隊
- 檢視:營運儀表板
- 重點:
- 昨日達成狀況
- 今日預警項目
- 需要協助的問題
週會(Weekly Review):
- 時間:每週一上午 10:00,60 分鐘
- 對象:部門主管
- 檢視:營運儀表板 + 分析儀表板
- 重點:
- 上週 KPI 達成率
- 未達標項目根因分析
- 本週行動計劃
月會(Monthly Business Review):
- 時間:每月第一個週五,120 分鐘
- 對象:高階主管
- 檢視:策略儀表板
- 重點:
- 月度/季度目標達成
- 趨勢分析與預測
- 策略調整建議
2. 異常分析
發現異常:
月營收: $8.2M(目標 $10M,達成率 82%)🔴
異常報告:
┌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┐
│ 根因分析(5 Why) │
│ │
│ 為何營收未達標? │
│ → 北區業績大幅下滑 │
│ │
│ 為何北區下滑? │
│ → 大客戶A訂單延遲 │
│ │
│ 為何訂單延遲? │
│ → 客戶預算審核流程卡關 │
│ │
│ 為何審核卡關? │
│ → 客戶內部組織調整 │
│ │
│ 為何沒有提前預警? │
│ → 業務未即時回報 │
└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┘
建議行動:
1. 加強與客戶A溝通,掌握審核進度
2. 尋找替代訂單補足缺口
3. 建立「大客戶訂單追蹤」機制
4. 強化業務即時回報制度
3. 趨勢預測
使用移動平均預測:
過去6個月營收:$9M, $9.5M, $10M, $9.8M, $10.2M, $10.5M
移動平均:$9.83M
趨勢:上升(斜率 +0.24M/月)
預測Q2月均營收:~$10.8M
產出文件
✅ 異常報告(含根因分析) ✅ 週/月檢討報告 ✅ 預警清單 ✅ 趨勢分析報告
Act(行動)
目的
問題改善與策略修正,確保目標達成。
主要活動
1. 改善行動
未達標處理流程:
發現未達標
↓
根因分析
↓
提出改善方案
↓
責任人分派
↓
設定完成期限
↓
執行追蹤
↓
驗證成效
改善行動範例:
| 問題 | 根因 | 改善方案 | 責任人 | 期限 | 狀態 |
|---|---|---|---|---|---|
| 北區營收未達標 | 大客戶A訂單延遲 | 1. 強化客戶溝通 2. 尋找替代訂單 |
張區域經理 | 2025-01-31 | 進行中 |
| 良率下降 | 原料品質不穩 | 1. 更換供應商 2. 加強進料檢驗 |
李生產經理 | 2025-02-15 | 規劃中 |
| 交期延遲 | 產能不足 | 1. 增加夜班 2. 外包部分產能 |
劉營運經理 | 2025-01-20 | 已完成 |
2. KPI 調整
何時調整 KPI?
✅ 需要調整的情況:
- 策略方向改變
- 市場環境重大變化
- KPI 過於容易或困難達成
- 發現更好的衡量方式
❌ 不應調整的情況:
- 僅因為未達標就降低目標
- 頻繁變動造成無法比較
- 未經充分討論與溝通
KPI 調整範例:
原KPI:新客戶數(絕對值)
問題:無法反映客戶品質
新KPI:高價值新客戶數(年採購潛力 >$100K)
理由:聚焦於有價值的客戶開發
3. 策略修正
季度策略檢討:
| 原策略 | 執行狀況 | 調整方向 |
|---|---|---|
| 新客戶開發 | 進度正常 | 維持不變 |
| 既有客戶深耕 | 成效不如預期 | 調整為「重點客戶深耕」,聚焦前 20% 客戶 |
| 新產品推出 | 超出預期 | 加大資源投入,提前下階段產品研發 |
產出文件
✅ 行動方案清單 ✅ KPI 更新紀錄 ✅ 策略調整報告 ✅ 下期計劃
PDCA 實踐案例
案例:毛利率改善專案
Plan(1月):
- 目標:毛利率從 30% 提升至 35%
- 策略:成本降低 + 產品組合優化
- KPI:毛利率(月追蹤)
Do(2-3月):
- 執行:
- 與供應商談判降低原料成本 5%
- 推廣高毛利產品銷售
- 淘汰低毛利產品線
- 資料收集:每日更新毛利率數據
Check(4月):
- 成果:毛利率提升至 33.5%(未達 35% 目標)
- 分析:
- ✅ 原料成本確實降低 5%
- ✅ 高毛利產品銷售成長 20%
- ❌ 低毛利產品仍佔銷售 40%(淘汰進度落後)
Act(5月):
- 改善行動:
- 加速低毛利產品淘汰
- 業務獎金與毛利率連結
- 提升目標至 Q3 達成 35%
- 調整 KPI:
- 新增「高毛利產品銷售佔比」追蹤
PDCA 成功關鍵
1. 高階支持
- CEO/總經理定期檢視儀表板
- 將儀表板納入管理會議議程
- 資源支持改善行動
2. 全員參與
- KPI Owner 負起責任
- 使用者積極提供回饋
- 跨部門協作改善
3. 數據驅動
- 基於事實而非主觀判斷
- 量化改善成效
- 持續追蹤趨勢
4. 持續迭代
- 不追求一次完美
- 快速試錯、快速調整
- 每個循環都有具體改進
PDCA 檢查清單
- [ ] 每年設定明確的策略目標與 KPI
- [ ] 建立定期檢視會議機制(日/週/月)
- [ ] 對未達標項目進行根因分析
- [ ] 制定具體的改善行動計劃
- [ ] 指派責任人與完成期限
- [ ] 追蹤改善行動執行狀況
- [ ] 驗證改善成效
- [ ] 定期檢討 KPI 的合理性
- [ ] 根據策略調整修正 KPI
- [ ] 記錄 PDCA 過程與學習